西门子智能电网讯;离开中国
雾霾、经济放缓、报酬减少、竞争加剧……外国人离开中国的理由越来越多。
“今天太给力了。”孙嘉璞说的是天气,1月12日北京空气质量很好。孙嘉璞是华辉国际运输公司的业务发展经理,平时喜欢户外活动,去年雾霾天气常常打乱他的计划。
但雾霾却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生意。华辉国际是全球搬家服务公司SantaFeRelocations在中国的分公司,客户主要是在中国的外国人。2012年春天爆发雾霾以后,孙嘉璞明显感觉到离开的外国人变多了,“2013年,我们的业务非常繁忙,单量达到了最高峰。”
这只是意外的收获,华辉国际的另一个业绩高峰出现在2008年。那一年跨国公司派入中国的人员特别多,“当时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人力资源流入市场。”孙嘉璞也是在2008年加入华辉国际。
实际上,2008年前后,华辉国际的业务主要来自于跨国公司外派到中国的项目组,那些时间较长的项目,跨国公司一般会给外派人员提供搬迁费用,“有些人拖家带口,会把他们在国外的家具和生活用品一起搬过来,走的时候再一起搬走。”
从2009年下半年以后,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小,“因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始控制人力成本,外派员工时变得更加谨慎了”。
2013年,这个搬家公司再次忙碌起来,除了被雾霾吓走的人,大型跨国公司传出裁员消息的前后,孙嘉璞也都能接到一大批订单,而在几年前,大多数在华外企忙于扩张,极少裁员。
实际上,在SantaFeRelocations设在全球的120多个分公司中,中国区去年的业绩最好,“我们全球去年有10万单的搬迁业务量,中国占了最大头。”孙嘉璞说。
没错,选择离开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末日空气”,走还是留?
大约从2012年末开始,一个专门为中国创造出来的单词出现在全球媒体的报道中。Airpocalypse——末日空气,特指中国主要城市中极其严重的空气污染,也就是中国媒体报道中的雾霾。一波一波含有硫等污染物的毒雾降临中国城市,特别是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