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早就能占得先机,对于后来者,进入门槛和攻坚难度就变大了。
目前在智能建筑领域,以江森自控、霍尼韦尔、西门子、施耐德为首的“四大金刚”几乎垄断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甚至在市场蓝图更为诱人的“智慧城市”建设上,外资公司在意识和技术上仍然占据了先入优势。比如IBM早在多年前就劲推“智慧城市”项目,这种概念先导成了IBM一种营销手段和产品策略。
不过这种历史成因形成的市场现状,正在一些内资企业的成长中慢慢改观。
既定的游戏规则
正因为智能建筑市场在持续扩大,内资企业的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而且二线厂商发展迅猛,外资垄断市场的状况有所松动。
“为洋人打工”的尴尬情况至少在2000年之后持续了很久:四大国际品牌为首的外资(江森自控、霍尼韦尔、西门子、施耐德等)几乎占领了80%的国内产品市场,国内智能建筑企业大都成了国外产品的搬运工和安装工,利润却被国外企业赚走了,国内企业还要承担长施工周期带来的资金压力和业主拖欠工程款的风险。这时候很多内资企业都被拖垮了。
这样的状况有一定历史成因,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中国的智能建筑刚刚兴起。被称为国内“智能建筑领军人物”的同方泰德国际执行董事、总裁赵晓波告诉记者,早期根据业主需求,是由集成商提供智能化服务的。但中国的各项技术都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业主和甲方都倾向于选择国外的产品来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内容。
这种系统集成商的采购模式目前仍然维系着跨国公司的市场优势地位。
赵晓波说,同方是国内第一批投身于建筑智能化建设的企业,专长在楼宇控制系统和节能系统。虽然同方的技术在“伊朗德黑兰地铁”项目(1994年建造)中至今沿用,但在国内这种采购环境下,内资企业的产品并不受青睐。
但在一个巨大的发展中市场,长期维系超高的市场份额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