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机械装置和动力设备的结合日益紧密,运动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中国,制造业大国的角色清晰地勾勒出产业机械迅猛发展的前景,而产业机械自动化程度升级的浪潮,也为运动控制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中国自动化市场的快速发展,运动控制市场作为自动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和技术上不断完善和成熟,从2005年以来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每年增长率超过25%。在2009年由于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出现了负增长,但2010年迅速回弹,增长速度超过60%,为历年之最;在2011年相对去年来说增速有所回落,但也有22%的增长。
市场规模
伺服系统市场2011年市场容量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22.0%,相对于去年63.6%的增长率来说2011年伺服市场增长恢复稳定,这得益于国家相关的经济政策。
2011年,一些较早进入伺服领域的企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例如松下、安川等;过去从亊变频产品的企业几乎毫无例外开始进入伺服控制的研发和市场,例如英威腾、汇川、易驱等等,也有大批新进企业崭露头角,例如伊莱斯、英士达等等,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其他领域的型企业也进入到伺服控制领域来,例如鄂尔多斯、娃哈哈等。这也侧面反映随着工业机械化的需求,用户接受度的提升,伺服市场空间进一步的扩展,势必造成逐渐充分的竞争,价格的下降也日趋明显,只有竞争,才有突破。
数据来源:睿工业
就长期而言,经济环境的改善、工艺提升的需求、节能的需求等利好因素将长期存在,而价格基本不存在暴跌的可能性,因此其更长期的(未来3-5年)增长率将能够维持在20%左右。
品牌分布
目前,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交流伺服市场近80%的市场份额,主要来自日本和欧美。其中,日系产品以约50%的市场份额居首,其著名品牌包括松下、三菱电机、安川、三洋、富士等,其产品特点是技术和性能水平比较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以良好的性价比和较高的可靠性获得了稳定且持续的客户源,在中小型OEM市场上尤其具有垄断优势。
欧美品牌中,美国以罗克韦尔(Rockwellautomation)、丹纳赫(danaher)、帕光(parker)等闻名;而德国则拥有西门子(Siemens)、伦茨(Lenze)、博世力士乐(BoschRexroth)、施耐德(Schneider)等品牌先锋;英国ControlTechnology、SEW也有相当的优势。这些欧美品牌总的市场占有率大约在20%。
除日本、欧美伺服品牌外,以东元(TECO)和台达(Delta)为代表的台系伺服在大陆市场的推广也如火如荼,其技术水准和价格水平居于进口中端产品和国产品牌之间,市场占有率从几年前的微不足道提高到大约10%。
中国国内的品牌主要有和利时电机、华中数控、广数、兰州电机等,粗略计算,宣称推出伺服产品的国产厂家不下20个。国产品牌产品功率范围多在5kW以内,技术路线上与日系产品接近,目前总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
展望未来,随着伺服价格的不断下降、伺服市场接受度不断上升,中低端市场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因此本土厂商仍将有很大作为;同时台湾、日本厂商也将在整个市场的扩大中获益,欧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将逐渐下降,但仍将保持很高的毛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