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工控网讯:东莞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曾经有过风光无限的荣耀,也曾经面对过风雨欲来的压力。劳动密集型产业曾是它的优势也曾是它的包袱,完成转型升级既是它要面临的任务,更是整个中国制造业要面临的任务。没有创新,没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制造业会风光不在,整个中国经济也将受到拖累。从这个意义上说,东莞正在发生变化具有着重要的样本效用和指标意义。
每天早上七点半,广东一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何思模就会准时出现在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城市的另一边,广东另一位企业家王大孟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1991年,王大孟大学毕业回到东莞,接手了家族的制衣厂。当时他们主要给国外的品牌做贴牌、代加工服装,生意非常红火,订单多到接不过来。
与王大孟不同,学通信出身的何思模从创业开始就一直在和电器打交道。1989年,24岁的何思模在江苏扬州创办了生产稳压电源的小工厂。因为看中东莞的区位优势,2001年,何思模把工厂搬到了东莞。
东莞一直有“世界工厂”之称,“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一度被用来形容“世界工厂”东莞制造业曾经的盛况,在只有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云集着五六万家制造加工企业,昔日的低廉劳动力、政策优势使得加工贸易在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电子设备、玩具、皮具、服装代加工,当时的“东莞制造”主要是技术含量低的低端工业。
当年的何思模也主要给国外品牌做贴牌、代加工,生产中、小功率UPS不间断电源。那时行业巨头德国施耐德是何思模最大的客户。2006年,施耐德投资,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主要生产UPS电源。给别的品牌做代加工挣的只是小钱,而且自己永远是被动的,没有发言权。何思模意识到,必须打造自主品牌,他开始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在贴牌生产的同时,进行技术创新,着手打造自己的品牌。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东莞代工贴牌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仅仅一年间,东莞倒闭的企业在册的多达857家,东莞赖以繁荣的外包加工之路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东莞的困境实际上是中国制造遇到困境的缩影,加工订单在减少,而劳动力成本却在急剧上升,世界工厂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东莞模式到了生死关头。
何思模的企业也不例外。那一年,他的合资方施耐德也在金融危机里受到重创,但是对于早早建立研发团队,布局品牌战略的何思模来说,危机的反面正是机遇。他成功地回购了施耐德的股份,实现了从合资企业到全民营企业的转型。
在UPS行业里一直充斥着惨烈的恶性竞争,在行业的厮杀中何思模意识到,仅仅依靠单一的UPS产品,并不能转危为安。何思模一边专注生产UPS 电源,一边寻找新的生机。那时在大洋彼岸悄然兴起的新能源产业,给了企业新的增长点,何思模全力调动技术力量,开始研发生产光伏逆变器。面对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2008年开始,何思模的企业开始逐渐更新生产设备,实施机器换人,逐渐用自动化设备替代部分流水线上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