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7月,法国的勒克勒佐镇的军火重工业企业施耐德公司迎来了它的第一个中国客人——李鸿章。
23年后的1919年,施耐德下属工厂里迎来了一个普通的中国轧钢工人——邓希贤,多年之后这个年轻人的另一个名字为所有中国人熟知他就是邓小平。
2010年11月6日又一位特殊的中国人来到了施耐德。他是正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一百余年的时间里三位操持中国命运的重要人物在不同时期与这家公司相遇这家叫做施耐德的公司在1987年从天津一家很小的合资组装工厂出发?熏从此开始了它在中国的行进之旅。到1995年?熏它开始了第一轮大规模投资建立起10多家企业。而在随后十多年的时间里施耐德电气中国不仅巩固了自身的主业地位而且随着产品线的加长这家公司完成了全产业链整合开始在整个市场上深入地经营一个以“电气”为核心的大型集团企业的形象。
《不一样的25年》这本书是施耐德电气中国对自身经历的回顾,是为市场作出的一个借鉴,以及对所有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感谢。25年来,尽管一路上充满了摩擦与冲击,但它仍然走得踏实笔直,最终也站稳了脚。书中讲述了25年间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分享了这25年间获得的宝贵经验。
从这本书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重要性:这个东方大国已经是公司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熏也是过去几年里增长最快的市场。不仅如此在本书中我们还将看到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还是集团里本土化最好的公司。在中国很大一批工程领域的消费者心中施耐德品牌的电气产品意味着优秀的品质和稳定性。
中国著名广告策划人李光斗曾经这样说过品牌的重要性:“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在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不是由企业家、也不是由经济学家,而是由消费者来执行最终的裁决权。”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真正使得优秀公司脱颖而出的不是设定的一个想法而是基于变化的现实不断有应对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施耐德电气的管理者们所珍惜的正是在经历了“在中国制造在中国销售在中国研发”的三部曲之后这家公司和它的历届管理层所推动的一种公司环境和理念。公司的管理层把它称为“包容”、“分享”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