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发布的2012年节能服务公司百强榜榜单及研究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1年的短短三年,我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从502家猛增到3500家,就业人数从11.3万人递增到37.8万人,节能服务项目投资额从195.32亿元递增到412.13亿元,年节能量从952.78万吨标准煤递增到1648.39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减排量从2381.95万吨递增到4120.98万吨。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谢极此前透露说,截至2011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数量将近3900家,节能服务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
一系列数据都在表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节能服务企业呈现爆炸式增长。业内认为,与规模上的迅速扩张相比,节能服务产业在做“强”方面则稍显迟缓。
产业扩张迅猛
有专家告诉记者,横向比较来看,节能服务产业在我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小”产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在整个产业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低。但从经济与社会及产业发展趋势看,节能服务产业又是个“大”产业。它拥有着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并且增长速度很快。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副主任谌树忠介绍说,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是从小规模发展壮大起来的。“十五”期间,很多公司从一项技术、一个小团队开始成长,注册资金只有几万元。到“十一五”末,95%的公司仍然是民营的。
不过,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也加入到节能服务产业中来。“十一五”末,神华集团、新奥集团等向能源服务领域延伸。南方电网、中广核等也成立了节能服务公司。甚至连以房地业为主的华润集团也开始涉足节能服务产业。
有预测称,“十二五”的头两年,央企进军节能服务产业会出现一个高峰。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也纷纷看好中国节能服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西门子和施耐德电气。
8月10日,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发布消息称,获得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工业工厂能源优化服务订单——为金达控股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工厂进行能源潜力评估、节能潜力确认以及高效节能方案实施。根据合同规定,西门子专家与当地合作伙伴已经开始着手锅炉房系统升级及冷凝水回收,预计项目实施能减少系统电力消耗15%、煤炭消耗12%。双方还将继续拓展合作范围,进一步对压缩机和照明、通风和空调系统等实施节能措施,降低工厂能源成本。
与此同时,以能效管理著称的施耐德电气宣布中标中海油珠海金湾液化天然气(LNG)一期项目,成功为该项目提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的低压成套设备、变压器、电能管理系统和关键电力(UPS)解决方案。此前,施耐德电气已在中国节能市场深耕多年,去年通过收购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得以进一步拓展在中压变频器领域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