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施耐德官方网站!
乐利商城

微信扫一扫,浏览更方便

一站式MRO服务商

施耐德官方指定代理商
服务热线:400-995-9955 (声明:本站非施耐德官方网站,只提供产品销售询价,如需选型和技术服务请拨打:4008101315)
售后电话:021-38688888 传真号码:021-38686488 工作时间:8:30-17:30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业务资讯 >
陈清泉:中德合作立足自强
作者:施耐德 / 来源:schneider / 发布时间:2016-12-14

  西门子智能电网讯:单纯的市场换技术是换不来的,尤其是核心技术。自己要攻克难关,掌握足以与他国合作的部分核心技术。只要中国市场形成合力,就不会重蹈燃油汽车“万国牌”的覆辙。

  电动汽车充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商业模式和市场化等方面需要融合畅通。中国希望借助与德国合作的契机,谋求自身在电动汽车产业上的提升和市场的主动。然而,究竟中国要向德国学习什么?中德电动汽车合作是否又会陷入“市场换技术”的陷阱?记者专访了被誉为亚洲电动汽车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探讨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合作中的产业逻辑与核心问题。

  记者:目前,中国电动汽车推广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何中国选择与德国进行电动汽车充电项目的合作?

  陈清泉:中国电动汽车推广在世界各国中可谓是政府最重视、投入最多的国家,但是目前推广效果并不理想。在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的使用量,美国第一,之后是日本,第三才是中国。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不是一两项技术的差距,而是中国没有处理好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缺乏电动汽车体系的综合解决方案。

  为什么山东农村低速电动汽车销售火爆,是因为技术吗?显然不是,而是产业遵循了“产业-市场”的发展规律。

  然而,在电动汽车领域,政府和企业正处于蜜月期,抛弃了市场需求。一个民营企业家曾告诉我,不做电动汽车时根本见不到地方政府领导,一做电动汽车,地方政府领导就会主动来视察。做电动汽车变成获得政府关注的方式。一些大汽车企业也心中有数,做电动汽车风险较大,燃油汽车未来10年还可以维持高速发展,为什么要做电动汽车呢?

  中国的一些电动汽车不是按照产品生产规律研发生产,而是按照给领导看的样品进行开发。目前,中国获批的电动汽车已经超过70多个品种,但是加在一起还不超过6万辆。有的电动汽车品种少到只生产几辆、十几辆。

  而反观日本一共才有两个电动乘用车品种,产量就已经超过10万辆。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忽视市场,那电动汽车的市场阻力在哪里?又是为什么阻碍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