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被认为是“世界加工厂”——不需要你自主研发,不需要你自主创新,只需要你充当世界产品加工者,向外输出按照既定设计方案制造的产品即可。但是现在,这一状况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国际电力设备巨头技术研发中心相继落户中国,中国成为世界电力设备研发中心趋势日益凸显。
进入“十二五”,在中国制造业的先进代表行业——电力设备制造领域,人们突然发现,“中国创造”、“中国引领”已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跨国电力设备制造巨头也不再仅仅把中国当作产品加工中心。它们将越来越多的研发中心设在中国,越来越多地将在中国设计的产品输出到全世界。
跨国电力设备制造巨头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已出现成长为世界性的技术中心的迹象。
外资研发机构纷纷落子中国
3月31日,ABB(中国)有限公司召开媒体见面会,就2010年市场业绩作出说明。记者发现,近几年来,ABB的市场业绩始终保持稳定,即便是在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2009年,也未见受挫。而其业绩的快速发展时间,与ABB于2005年年初在中国设立全球研发中心的时间吻合。
ABB(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方秦说,中国研发中心的作用无可置疑。而且,如果说以前该研发中心的作用是研发用于中国用的技术和产品的话,那么现在,该中心的研发成果也开始向国外输送。
以智能电网为例。ABB通过参与中国的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在智能电表、智能变电站、标准化协议等方面均形成了新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不但可用于中国,更可应用于其他国家。
方秦因此感叹:“中国很多电力方面的技术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不单单是ABB,其他跨国企业也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3月15日,施耐德电气宣布扩建旗下合资公司上海施耐德低压终端电器工厂,主要生产第五代智能型终端配电系统Acti9系列产品,表明施耐德电气中国公司正由原来单纯的生产基地转变为研发中心。3月18日,阿尔斯通电网业务“中国技术中心”在上海成立,该中心将致力于研究中国智能电网需求及新解决方案的开发、设计。4月7日,日本维世佳株式会社与沈阳电缆产业有限公司签约,双方共同投资2.2亿元兴建合资企业,将研发和制造特种电缆等产品。
显然,上述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定位已经开始转变。施耐德电气中国电力研发中心副总裁方必安表示,中国研发团队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但针对中国本地产品,而且针对全球需要的产品进行研发。“中国现在已不仅仅是生产基地,更是研发和设计先锋。”他说。
“中国地位”缘因智能电网
2009年以来,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大大扩展了中国电力市场的需求层次和需求数量。对于更多的外资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中国市场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很多时候,中国需求已变成了国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