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施耐德官方网站!
乐利商城

微信扫一扫,浏览更方便

一站式MRO服务商

施耐德官方指定代理商
服务热线:400-995-9955 (声明:本站非施耐德官方网站,只提供产品销售询价,如需选型和技术服务请拨打:4008101315)
售后电话:021-38688888 传真号码:021-38686488 工作时间:8:30-17:30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业务资讯 >
吴长江与雷士照明:那些年不得不说的事儿
作者:施耐德 / 来源:schneider / 发布时间:2016-12-14

  序:吴长江一手将自己创立的雷士带入商业照明行业的领先行列,不过在与资本的三次交手中,吴长江从第一次的“输了钱”,到最后的“输了人”,演绎了一段企业创始人与资本合作方博弈模式的新版本。

  第一阶段引入融资中介,吴长江付出的代价是半价出让了30%股权,但解决了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保住了绝对控股股东的地位;第二阶段的数次融资中,吴长江获得了企业发展所需的宝贵资金,但失去了绝对控股权,并因一心发展壮大企业甘居二股东;第三阶段,他却因资本方引入的产业合作伙伴,陷入又一场资本“局中局”,无奈从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出局。

  吴长江的出局,也给创业者警醒:融资稀释股份也许在所难免,但对董事会席位的控制绝不能掉以轻心。

  雷士变局的真相至今依然众说纷纭。

  2012年5月25日,雷士照明发布公告:吴长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CEO及下属所有企业的一切职务。此消息一出,投资者还未来得及作出反应,雷士照明股价已暴跌超过三成。

  接任董事长一职的阎焱,来自雷士第一大股东软银赛富基金;而出任CEO的张开鹏,则来自雷士第三大股东法国施耐德集团。

  这样的人事“地震”,疑似两大投资人股东联合向创始人股东发难。

  虽然,相关当事方在第一时间均通过微博进行澄清,坚称股东之间没有任何矛盾分歧—阎焱表示:“按上市规则要求,董事会早就安排把董事长和CEO职务分开,吴总本人非常支持”;吴长江也表示:“由于我近期身心疲惫,想休整一段时间,所以辞职,并不是外界猜疑的什么对赌输了出局,也与董事间股东间没有任何分歧矛盾”。

  但是,吴长江紧接着发布的第二条微博称:“等我调整一段时间以后,我依然会回来的,我为雷士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我不会也永远不会放弃,请大家相信我。”这条只存在几分钟随即被他删除的微博,引发了外界无数猜想。

  除此之外,相关当事人再也没有对吴长江的辞职做更多的解释,令事件至今扑朔迷离。

  如果细究雷士各位股东的背景,事件背后的逻辑呼之欲出。软银赛富基金为国内知名风险投资商,而施耐德是跨国产业大鳄。当追求财务回报的风险投资者与寻求行业整合的产业投资者联合控制了一家企业的董事会,并且创始人股东又蹊跷地从企业董事会出局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在这场资本“局中局”中,呈现出来的是创业者的无奈,以及与资本博弈时的稚嫩。曾经,吴长江借助资本的力量,完美地解决了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而今,他几乎栽在了资本的手上。这一切的源头,要从吴长江第一次从企业出局说起。

  资本第一季:“输了钱”,但赢得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 股东纠纷引“股转债”

  1998年底,吴长江出资45万元,他的两位同学杜刚与胡永宏各出资27.5万元,以100万元的注册资本创立了雷士照明。从股权结构看,吴长江为持股45%的单一大股东,而相对两位同学的合计持股,他又是小股东。三位创始人合力将企业迅速做大,第一年销售额即达3000万元,此后每年以近乎100%的速度增长。

  随着企业的做大,这种“有控制权但又被制约”的股权结构,导致雷士内部的“事情正在起变化”。2002年,股东之间的心态开始悄然转变,裂痕随即产生。由于吴长江是总经理,全面负责企业运营,外界提及雷士,言必及吴长江,这让其他两位股东心态失衡。分管销售的胡永宏开始干涉企业经营,以股东身份要求职业经理人向其汇报,并且单方面下达指示。这造成股东意见不一致时,下属无所适从。

  随着矛盾的恶化,公司的大小决策几乎无法达成一致。胡与杜提出只要公司有收入就马上分红。其后,为了平衡内部关系,吴长江分别向胡、杜转让5.83%的股份,使得三人的持股形成33.4%、33.3%、33.3%的均衡格局,工资、分红也完全均等。

  然而,三位股东的关系却并未因此而改善。2005年,矛盾全面爆发,两位股东激烈反对吴长江的销售渠道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