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场主题为《不一样的25年》读书会在北京望京地区的一家酒店举行。
这是全球知名企业施耐德电气2013年度大型活动“创建能效中国”中的一个插曲。
按照读书会主持人——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副总裁、市场部负责人王洁女士的话来讲,创作该书的初衷之一“施耐德电气想为自己在中国本地化的进程做一个小结。”
从1987年在中国创建第一家合资工厂———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将微型断路器带入中国,结束“刀闸”时代到如今,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可谓业绩骄人:员工已从当年的几十人发展到2.8万名员工,中国市场销售收入仅次于美国,数年位居集团第二。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到底有何秘密?
该书的作者陈斯文在读书会上讲述了他在施耐德电气看到不一样的地方。
一是对人的关注度。施耐德电气非常关注个人,(这样能)发挥员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员工能够在自愿奉献价值的情况下把本职工作做好,甚至延伸到更宽广的领域。
二是真正注意倾听顾客的声音。从最早发现顾客的需求,到现在引导顾客的需求,以至将来可能创造顾客需求。
对此,施耐德电气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全国销售部负责人曹玮认为:其实,我们不仅仅是在市场上听取客户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不断地把控市场的方向。
曹玮说,如果在开始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有好的产品,并且技术先进而打动了用户的话。到了后来,则变成了一种互动。比如设计院有专家提出“民用住宅开关与酒店用开关没有必要是一样的。”这样一句话就促使我们拿出了两类产品。